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郾城区2021-2022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8日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淞江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部门,直属及驻郾有关单位

郾城区2021-2022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1210    

 

 

郾城区2021-2022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建设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夯实全区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巩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粮食丰产丰收,经区政府研究,我区计划紧抓今冬明春有利时节,积极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全区农田水利“夏病冬治“百日攻坚行动,有效防治冬春旱、夏秋涝,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讲究效益”的原则,利用项目建设带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资源,保证投入,狠抓质量,创新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大规模推进冬修农田水利建设,为保障我区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整治要求

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抢抓秋冬种植后的有利时机,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底,掀起农田水利“夏病冬治”百日攻坚活动。各镇(街道)要科学规划,抓紧制订实施方案,确保资金投入,通过疏浚沟渠,做到沟相通、渠相连、小沟入大沟、大沟通河流、排水无阻碍,通过新打和维修机井,使农田机井全覆盖,确保旱能浇、涝能排。

三、实施重点

(一)农田水利项目建设

1.西大坡高效节水灌溉提升建设项目。工程新打机井236眼,维修利用老井52眼,维修生产桥192座,新建生产桥7座;新建机耕路14km,维修机耕路1.98km,铺设地埋管道50.2km;低压线电缆99.34km.沟渠衬砌5.44km;清淤沟渠30条共计29.4km林网建设完成植树2153株。加快完成西大坡高效节水灌溉 提升建设项目的收尾工作,确保各项工程12月底全部完工。(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国网漯河供电公司沙北供电部、新店镇、裴城镇、商桥镇、龙城镇)

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修机耕路35条,共计29.69km;疏浚排涝沟23条,共计20.18km,防护林网29.69km,土壤改良2.6万亩,新打机井210眼、维修机井189眼。新建桥涵123座,低压管道102.21km,低压线路120.93km.积极推进202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剩余的井、桥、尾工工程,迅速开建井台、井堡、地埋电缆、地埋管道、出水口、等工程,确保工程如期完成。(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国网漯河供电公司沙北供电部、商桥镇、李集镇)

3.五虎庙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抓好灌区的续建配套提升建设,实现灌区流域面积自流灌溉。五虎庙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今冬明春计划整修4条灌溉渠道,分别为总干渠、东干渠上游、东干渠下游、北干渠,渠道长度26.31Km,排涝河道4条,分别为尧河、长春沟、齐河、小马沟,治理长度26.63Km,重建和新建桥梁24座,重建及新建水闸5座,重建斗门闸2座,维修水闸7座,新建倒虹吸2座。推进灌区续建配套提升,多利用地表水灌溉,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量。(责任单位:区水利局、裴城镇、新店镇、龙城镇)

4.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今年洪涝灾害造成我区高标准农田三类损毁面积2.5万亩,洗井71眼,报废机井12眼,新打机井101眼,修路1500米,修桥2座,疏浚沟渠13500米,维修低压线路65km.维修出水口276个。要充分统筹使用各类救灾、涉农和项目结余资金及区政府专项资金进行修复。(责任单位:各镇政府、淞江街道、区农业农村局)

5.农田设施网格化管理工作。涉及李集镇、孟庙镇、裴城镇、新店镇、龙城镇要参照商桥模式,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完善农田设施网络化管护办法、建立一长三员的管护机制等工作。确保农田设施作用充分发挥。

(二)排涝体系整治四大行动

1.面上农田水利建设。各镇(街道)要充分吸取今年旱涝灾害的教训,针对今年旱涝灾害暴露出的工程、管理、维护等问题,积极组织村组排查,找准农田水利建设影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低洼易涝地田块按5年一遇标准进行除涝治理,逐步健全、完善农田排涝工程体系。对路沟不通的该建桥的建桥,该建涵管的建涵管,该清淤的清淤,对沟坝等阻水障碍进行拆除,力争达到“沟相通、渠相连、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排水无阻碍”的目标。各镇(街道)都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工程任务要分解落实到村、组、地块,切实做好面上沟渠清淤疏浚以及桥、涵、路整修工作,解决好小型灌排工程设施等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力推进水毁设施重建恢复,确保各类设施安全有序运行。各镇(街道)要加强建后监管,确保建设成效持续发挥作用。(责任单位:各镇政府、淞江街道办事处)

2.坑塘治理项目。对农村坑塘进行边坡修整,堤岸整理、疏浚等维护,清理坑塘内的生产、生活、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和杂草,改善坑塘的蓄水状况和区域水环境,充分高效利用雨水资源,避免雨水资源浪费,确保每村的坑塘能收纳村庄汇流水量,实现排水通畅。(责任单位:各镇政府、淞江街道办事处)

3.设施农业除涝治理。蔬莱大棚等农业设施是除涝重点,全面做好蔬菜大棚等农业设施加固及除涝工程建设,农技人员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筑牢防涝坚实防线。顺着塑料大棚挖一条宽约0.3米深约0.3米排水沟,走向与大棚一致,大棚流下的水随时流走,防止水流入棚内。温室在棚前挖深0.3米,宽0.3米的排水沟,有条件者可用水泥抹平。棚后同样设置排水沟。棚前的小排水要连通棚区的大排水沟,大的沟渠要与排涝河道相连通,及时排出积水。(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各镇政府、淞江街道办事处)

4.交通道路沟渠疏通。对交通要道阻水、排水情况要进行排查摸底,对阻断排水沟渠的道路要建设桥涵,排除阻水障碍,畅通排水体系,确保排水通畅。(责任单位:各镇政府、淞江街道办事处、区交通运输局)

四、进度安排

(一)规划设计阶段。由区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联合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郾城分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和国网漯河供电公司沙北供电部等单位,确定重点建设区域,对重点建设区内的沟、渠、路和土地进行调查,做好片区规划设计,制定郾城区2021—2022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

(二)宣传动员阶段。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及时传达上级百日会战批示精神,明确各镇(街道)工作任务。各镇(街道)要及时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使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明显提升。

(三)组织实施阶段。按照《郾城区2021—2022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道)、各责任单位要抓住秋冬有利时机,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12月中旬全面完成影响春灌的沟渠清淤工作,全面完成2.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22年元月中旬全面完成西大坡高效节水灌溉提升项目建设任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整修工作,农业排涝体系四大整治行动工作。

(四)完善提高阶段。各镇(街道)要对照《实施方案》要求,查漏补缺,全面整改,在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整体水平的过程中,将2.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和西大坡高效节水灌溉提升项目区打造成精品区。高质量推进五虎庙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完成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工程及农业排涝体系四大整治行动工作。

(五)考核总结阶段。区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对照《实施方案》要求,对各镇(街道)农田水利建设完成的数量、质量、建设面积进行全面验收、考核、总结,评出名次,兑现奖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区政府成立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国网漯河供电公司沙北供电部负责同志为成员,加强对全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切实履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逐级落实工程建设具体责任单位和赍任人。同时,把完成情况与各级领导班子政绩和行政效能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二)加强工程设计,制订实施方案。各镇(街道)要因地制宜制订切实可行的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又要考虑现实与可能,区分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实施重点和保障措施,并及时把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指标、任务和建设内容,分解落实到镇村和具体项目。

(三)强化建设管理,打造优质工程。要不断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规范、完善建设程序。对符合招投标要求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四项制度”(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要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严格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即要确保进度,又要确保质量和效益。

(四)发挥政策作用,引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福农民群众,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各镇(街道)要引导和鼓励群众对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投工投劳投资,发挥好农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支持作用,用政策引导、干部带动等措施,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中。

(五)加强部门协作,促进资金整合。各镇(街道)要争取政策,保障资金投入。有项目的要充分利用项目资金,没有项目资金的,区政府将配套资金提供保障。同时,可以利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按有关程序,通过以工代赈等形式实施。各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避免重复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农业部门做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水利部门做好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电力部门做好高压线路和设施建设,确保各项工程正常使用。

(六)健全完善机制,强化建后管护。要建管并重,不断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使工程长久发挥效益。认真贯彻落实《漯河市郾城区高标准农田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和《漯河市郾城区高标准农田设施网格化管护办法》,进一步明确管护主体,强化管护责任,积极推行网格化管护及“一长三员”制管护。彻底解决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七)加强督导宣传,扎实有序推进。区政府成立督导组,对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行全过程督导。区政府将于明年2月底进行验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实行以奖代补。对行动迅速、进度快、工作推进扎实的镇(街道)进行表彰奖励,对行动迟缓、进度缓慢、工作不力的镇(街道)及责任单位进行公开曝光,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将追责问责。及时跟踪通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快速、扎实、有效推进。

 

 

解读《关于印发郾城区2021-2022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