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 浏览次数:


郾城区届人大

次会议文件(17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227日在漯河市郾城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占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拼经济、狠抓创新促转型、提振消费扩投资、振兴工业强支撑、破解难题补短板、防范风险惠民生,保持定力,攻坚克难,难中求成,奋勇争先,经济大盘稳中加固,创新动能蓄势聚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环境安定有序。

(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地区生产总值273.9亿元、增长5.2%,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3位,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增速居全市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2亿元、增长7.2%,增速居全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亿元、增长9.3%,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3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95元、增长7.1%,增速居全市第1位。主要经济指标综合评价居全市第2位。

(二)创新引领效应显现。创新龙头破茧成蝶。中原食品实验室声名远扬,楼阳生书记、王凯省长等省领导亲临指导,省内外130多个党政考察团、290多家企业前来学习考察。庞国芳院士工作站获批建设,国家食品评估中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漯河)合作实验室成功设立。与我区恒达食品、新旺化工、豫鼎源等6家企业进行全面战略合作。专家团队引荐的咖咖西里咖啡、德胜林昆虫蛋白、睿悦叶酸钙等项目入园孵化,油莎豆功能油脂、梅花氨基酸营养全品等14个项目正在跟进。创新高地全面起势。总投资22亿元、占地568亩的中原食品科创园新实验室大楼、研究生院、中试基地、孵化大楼加紧建设。总投资109亿元、占地2.76平方公里的中原食品科创城正在编制详细规划。创新主体蓬勃增长。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创历史新高泰格生物医药成为全市首家省级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微康生物、新旺化工、江山天安成为省级瞪羚企业,实现我区零的突破。创新平台集聚成势。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达到12家。新增省级中试基地1家。创新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院、安迈康农用益生菌研究院建成投用。微康生物成为省级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转化平台挂牌成立。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财政科支出9716万元、增长28.2%。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7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提升至92.3%。技术合同登记额首次突破3亿元、增长50%。创新已然成为郾城的鲜明标识、靓丽名片和显著优势!

(三)工业基础日益坚实。工业发展量质齐升。工业投资增长53.9%,居全市第1位。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增长9.6%工业用电量增长11.7%工业利润3.4亿元、增长9.7%。工业税收2.2亿元、增38.7%占全部税收比重提高15.4个百分点、达到37.9%。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家、达到115家。健康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建工业项目26个,总投资43.8亿元。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8个,技改投资增长23%。微康生物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新旺化工入选全省碳达峰试点企业,创成省级智能化工厂2家,均填补全市空白。红福实业在港交所实现借壳上市。企业培育成效明显。微康生物益生菌已形成300吨人用、1000吨农用产能,营业收入实现翻番、达到2.1亿元,牵头组建全省益生菌现代产业联合体泰格生物医药30多种仿制药批量生产,医药临床和医疗器械大数据中心投入运营中科新投可降解新材料产能达到20万吨,成为全省可降解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4家市“倍增工程”企业、20家“亿元企业培育工程”企业产值、营业收入均增长8%以上。开发区“三主”作用明显增强。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工业利润、工业税收分别占全区工业的65.5%70%50.5%55%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成为全省创新引领十强开发区漯西工业集聚区通过全省首批专业化工园区认定。助企纾困精准发力。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免退抵税费4.37亿元,其中减征社保费2350万元。拨付惠企政策资金1.1亿元。核实清理拖欠企业账款1.5亿元。盘活闲置用地700多亩、闲置厂房4万平方米。探索预告登记模式,实现华西希望特驱集团闲置土地转换利用。屠龙磨具标准地出让模式入选全省开发区低效用地盘活十大典型案例。

(四)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谋划更深更实。谋划储备“十四五”重大项目652个、总投资4682亿元,其中新纳入省市重点项目30招大引强实现突破。新签约杉林现代食品产业园、富利洋精密制造产业园、益恒源塔格糖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等项目31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8个。上海莱慎大蒜素、江苏康能虫草素等24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0亿元。争项争资全市领先。获批专项债券项目18个,发行资金6.95亿元。获批实施国债项目5个,全市领先。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10个,到位资金8115万元,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54个、完成投资52亿元。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55.6亿元新开工埃纳生大健康产业园、瑞和速食产业园等项目28个,新投产恒达食品产业园、麦亚食品等项目21个。要素保障支撑有力。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523亩,报批土地804亩,其中标准地出让5263亩。新建标准化厂房14万平方米。

(五)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外延路网立体拓展。改造240国道、325省道等54.5公里,许信高速竣工通车,服务周漯平高速、平漯周高铁、新107国道加快建设,环城快速路网形成框架。民生工程有序推进。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淮河路西段、海河路、规划路等断头路、半幅路已通车,有效缓解了部分路段拥堵问题。启动沟张、辽河路新市场建设。改造老旧小区19个、惠及居民3000多户。卢庄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商品房销售40万平方米,增速居全市第1位。实施拆墙透绿,拆除机关单位围栏围墙61处、施工围挡3万多平方米,新增停车位800多个,打造微景观60多处。新建供热管网6.8公里、热交换站5座,增加供暖面积65万平方米,覆盖6个小区5000多户居民。新增雨污分流覆盖面积8平方公里,实施管网纠错、截污纳管35公里。新建滨水乐道57.2公里、累计达180公里。沙河城区段成为全省首批淮河流域幸福河湖。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启动“双违”整治,除违建1.1万平方米。智慧城市数管平台实现“一网统管”,处置案件8.1万余件。整治病害路面、外立面34万平方米。整治立体墙面26万平方米、隐患窨井550座,捆扎线缆43公里。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房地产领域问题分类化解。争取保交楼专项借款5.7亿元、占全市的1/4,跨省出击追回资金1.15亿元,建业新城、蓝光雍锦湾等11个保交楼项目交付房屋6136套、交付率87.3%,交付量占全市的28%。白庙、镇中等13个征收安置不到位项目回迁10个,交付房屋5595套、交付率60.8%,交付量占全市的37%33个问题楼盘、1.4万户不动产证办理问题全部化解,占全市的25%。呼应群众急难愁盼,聚力破解痛点堵点,拉开了追求更高品质、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城市治理攻坚大幕!

(六)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消除边缘户3471054人。实施财政衔接乡村振兴项目60个。发放金融贷款7503万元。粮食生产再夺丰收。连续20个月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3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开工建设。引澧入颍工程加快推进。五虎庙灌区竣工投用。克服多年罕见“烂场雨”冲击,粮食总产7.6亿斤、增长1.4%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稳步推进。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省级制种大区等称号。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区资金奖励。乡村建设纵深推进。实施乡村建设项目65个,建成“四好农村路”12条,改造农村道路16公里、安全饮水工程项目17个。新建农村污水管网16公里,整治坑塘90余处、沟渠40多公里。成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成效明显县区。孟庙镇西营村等8个村入选全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新店镇齐罗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8000多人。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最低工资标准、退休人员养老金稳步提高落实失业保险、低保、临时救助等兜底资金7.6亿元,救助5万多人次。医保全额资助6900多人次,全年结算48.6万人次、报销资金达3.4亿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改扩建幼儿园4所、中小学6所,实现公办幼儿园镇级全覆盖。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实现教师资源在校际间动态合理配置。8个教育集团的70多所城乡学校实现资源共享,惠及学子1.9万余人。健康郾城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肿瘤医疗中心、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建设、进度过半。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0所、累计136所,覆盖率达93%。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突破3万家。成功举办全区第四届职工运动会。

(八)安全底线更加牢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更加稳固。深化安全隐患“铁拳清零”行动,消除太行山公寓、枫桦豪庭小区等重大消防安全隐患29处。17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完工。五台山路消防站主体封顶。在全市率先实现“一队一中心”全覆盖、实体化运行。生态环境安全更加稳固。在全市率先完成境内2条国控河流、11条支流228个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消除国控、省控黑臭水体77个。浅层、深层地下水水位分别提高2.6米、2.8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0天,比上年增加23天。过境河流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保持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系统性金融风险防线更加稳固。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总量超过3年总和。清收农信社、中原银行、村镇银行不良贷款3.8亿元,全市最多。食品安全更加稳固。压紧压实“两个责任”,3538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建立包保关系,明确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5000余人。省级食品安全达标区创建通过复审。社会治安更加稳固。侦破“两抢一盗”、跨境赌博等案件1034起,追回涉案钱款近5000万元,返还电信诈骗受害群众资金全市第一。基层治理更加稳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在全市率先实现镇级全覆盖、实体化运转。省级“五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实现全覆盖。开展根治欠薪百日攻坚行动,为7000多名劳动者追回工资达1.7亿元以上。“三零”创建扎实推进。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7件、政协提案150件。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下放区级权限156项、改造镇级便民中心9个,基层政务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持续提标,全年为民服务9.1万件次。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巡视巡察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不断延伸审计、财政监督。深入推进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史志档案、供销、气象、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曲折中发展、艰难中前行,历程很不平凡,成绩殊为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饱含着广大干部的辛勤付出,彰显着全区人民的创新创造,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智慧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郾部队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郾城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消费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先进制造业比重偏低,经济结构性问题没有根本改变。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个别行业转型艰难。历史包袱相对沉重,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政府系统作风建设还有薄弱环节。我们将勇于面对,敢于担当,坚定有力地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十大建设”,紧扣漯河现代化“三城”建设,聚焦郾城“三区”建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推动创新能级提升、经济转型提速、城乡建管提质、民生福祉提档、安全稳定提标、担当落实提效,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郾城实践。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粮食产量保持在7亿斤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

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左右,充分考虑了保障改善民生的需要,充分考虑了省、市战略部署对郾城的定位要求,充分考虑了与经济潜在增长率相匹配,有利于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各方力量。但在困难问题和风险挑战依然较多的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我们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创新驱动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动能转换的关键一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努力把“创新兴区、项目立区、工业强区、文旅活区、惠民安区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三、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到十个“加快推进”。

(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巩固经济回升势头。牵紧重大项目“牛鼻子”抓牢经济发展“压舱石”,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着力开展重点突破,推动经济稳进向好。

实施招商提效突破行动。围绕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做实“六职+全员”招商,围绕重点区域加强驻外招商,围绕专家团队深化科技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延链强链招商。密切跟进百龙创园低聚果糖天海星食品产业园112个意向项目,争取康能虫草素、科力费尔医用防辐射门等超亿元项目签约落地30个以上、开工建设12个以上。利用外资500万美元以上,新增有实绩外资企业10家以上。

实施重大项目突破行动。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用好“‘四大办’统筹会商”“指挥部+专班”“分管+分包”等项目推进闭环机制。推动中原食品科创城、中科新材产业园2个省“双百工程”项目,“益生菌+”产业园、“塔格糖+”产业园等450亿元项目,天衡机械、甲允食品等54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加速建设。新开工杉林现代食品产业园、富利洋精密制造产业园、中科30万吨PBAT原料、绿色食品产业园、纬十路、升泰嘉苑等项目30个,新投产塔格糖一期、北方润滑智能制造、鲲鹏食品等项目20个。做实“五库”联通,入库食品中试基地、区域排水设施建设等亿元以上项目24个以上。让以项目论英雄成为鲜明导向,让项目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实施争资争项突破行动。组织申报韧性城市管廊等特别国债项目40个,标准化厂房、冷链物流中心等专项债券项目80个,老旧管网综合改造等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25个。加快五里庙棚改、地下水超采治理等23个已发行专项债券项目建设。

实施要素保障突破行动。持续开展产销、产融、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扎实推进“春风行动”“五送”活动,建立“一对一”“保姆式”专项用工服务机制。健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评价体系,力争促成信贷投放40亿元以上。巩固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模式,引导工业、仓储、研发、办公、商业等用途混合布局、空间设施共享,鼓励“工业上楼”优质厂房建设。盘活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出让工业仓储用地600亩以上、商住用地800亩以上。

(二)加快推进动能转换,打造发展核心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中原食品实验室创新龙头作用,推动“五链”深度融合,努力建设食品创新核心区。

锻造高能级创新引擎。全力支持中原食品实验室争创国家肉类技术创新中心、省医学科学院“药食同源”研发基地等国家级、省级平台,新组建奶制品、酒类等科研团队5个以上,攻克国家级科研成果5项以上,突破关键技术15项以上。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50项以上。

构筑高定位创新高地。加快建设中原食品科创园,新实验室大楼建成投用,12栋智能化车间全部封顶,孵化大楼入驻企业30家以上,打造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全的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完成中原食品科创城详规编制,启动区域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力争3年内出形象、成规模,形成“顶天立地”的食品创新体系、成为全国领先的食品创新高地!

集聚高标准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微康创新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院、塔格糖实验室、中科研发中心、安迈康农业微生物研究院、泰格生物大数据中心、创源生物育种基地、叮当牛燕麦健康食品研发中心、新旺化工橡塑加工新功能助剂研发中心、金囤种业专用小麦分子育种9大创新平台,打造大健康创新型示范园区。

培育高层次创新主体。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以上。支持微康生物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分中心,建设全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碳中和实验室、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库。

营造高水平创新生态。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贯通融合,加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企业梯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四有”覆盖率达到100%。实施科技创新项目投资50亿元以上。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4.6亿元。

(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工业发展质效。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率、主导产业占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加快建设大健康产业集聚区。

壮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准确把握食药同源发展趋势,紧盯功能食品、特医食品、特膳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发展方向,推动益生菌、新一代代糖、生物酶制剂、功能油脂等营养健康因子赋能食品产业。建成投产1000吨农用益生菌、1万吨塔格糖项目。开展1200吨人用益生菌、4万吨塔格糖等项目前期。鼓励澳的利、百多利、优润等传统食品企业紧跟健康消费升级趋势更新产品,推动中原轧辊、金星轧辊等金属制品企业向食品机械、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转型。

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推动泰格生物医药创新药研发和仿制药引进,改造10条药品生产线,力争引进2B证公司。埃纳生大健康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入驻企业3家以上。支持启福药业、莲花医疗器械等企业发挥比较优势、深耕细分领域。

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支持中科新材构筑“一协会两中心两基地”,打造全省可降解新材料产业高地。鼓励缔旺化工加快发展阻燃剂、抗氧剂、成核剂等改性新材料产品。建成千航金刚石微粉、九鼎新材料一期等项目。

壮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推动常达轩精密模具、铭野机械等4家以上企业进驻富利洋精密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天诺5000台套机械制造项目,建成远普5000台套食品机械项目,力争海威实业智能装备等项目签约落地。鼓励双星铸造开拓绿色低碳环保装备产品。帮助华茂骏捷开拓冷链装备市场。

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发展。鼓励恒坤、金海岸、鼎建等商砼混凝土企业转型发展、战略重组、腾笼换鸟。引导世诚生物等企业加速由化学农药向生物农药方向转型。支持银凤纸业、聚源纸业、德斯夫型材、江山天安等造纸和建材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深化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以上。鼓励新旺化工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推动天壕新能源等企业主板上市。20家市“亿元企业培育工程”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

推动“一转带三化”。加快实施叮当牛数字工厂、大树智能控制等数字化转型项目8个,安润设备、中原机械等“三化”改造项目30个,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创建省级绿色工厂2家以上,省级智能工厂达到4家。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

推动园区加快发展。开发区争创省级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推动亩均效益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排序晋升15个位次以上、进入全省184个开发区前60名。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供水管网30公里、雨水管网14.6公里,完成油气管线迁移。建成漯西应急救援基地。

(四)加快推进消费扩容提质,促进文旅商贸融合。坚持文化点亮城市、文化浸润产业,围绕消费升级,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消费空间,激发潜能动能。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3%以上。

发展文旅消费。围绕沙澧河文化风光带,大力推进“只有漯河”文旅品牌建设,培育“汗血宝马”等文旅名片。做实南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前期。建设克隆技术产业科技园。探索培育食品工业研学游。将裴城村打造成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

激活传统消费。采取“财政补贴+企业折扣”组合模式,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实施太白公馆、祥盛苑酒店等城市综合体项目,新开业7-11、长申玉等知名品牌商超5家。规范提升黄河广场、东外滩等夜市,努力培育美食街区品牌。

稳定住房消费。落实好购房补贴、放宽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房认定等政策,开展房展会、定向团购等促消费活动,推动红澄九璞、鸿学府等楼盘商品房销售50万平方米以上。

培育新型消费。引进总部经济10家以上,税收超千万楼宇达到2栋以上。支持食品企业与漯河技师学院、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合作,定向培育美食博主、电商网红等人才。电商交易额达到16亿元、增长15%以上。支持老字号企业拓展市场,培育餐饮消费品牌,打造一批服务业新供给标杆企业。

(五)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增强首善之区意识,聚焦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创建提质升级,推进规划提标、建设提质、品质提优、管理提效,努力建设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区。

优化城市布局。服务推动周漯平高速、平漯周高铁、新107国道、白云山路市区段提升改造、西环路北延、临港铁路专线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启动沙河沿岸滨河路全线贯通工程,打通华山北路、崂山北路,提升井冈山路、海河西路,进一步畅通微循环。争取“三区三线”局部优化调整,为长远发展拓展预留空间。

完善城市功能。加快郭庄、卢庄片区开发。完成沟张、辽河路2个占道市场迁建。新建孟南区域等雨污管网7公里,供热、供气等管网23公里。加快城镇非居民用户“瓶改管”改造。建成投用淞江污水处理厂二期。改造老旧小区25个,实现2000年以前小区改造全覆盖。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泰山社区、南街社区、五悦里邻里服务中心。建成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拆墙透绿40处。改造背街小巷20条、公厕82座。

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标准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六文明”系列活动。开展建成区散乱污企业、废品收购站、“六大周边”等专项治理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双违”治理,建立“一案双查”机制,有违必治、有违必拆,坚决遏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推动城市形象品质明显提升。

(六)加快推进“千万工程”经验转化实践,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提升现代农业水平,推进“四治”融合,建设和美乡村,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坚决确保粮食安全。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建立“三长融合”工作机制。推广“村集体流转土地+经营主体全程托管”模式,新建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加快平原洼地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夏秋粮食种植70万亩以上,发展优质专用小麦20万亩以上。创建全省小麦单产整体提升区。

坚决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精准比对和高效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投资5000万元实施衔接乡村振兴项目62个。建成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着力提高农产品对食品产业的适配性,布局打造“实验室”的“实验田”。争创国家级生态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省级小麦现代产业园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金囤育种基地等项目。推动德康农牧技改升级,支持勤康乐打造肉牛、肉羊产业联合体。大力发展梅花鹿等特种养殖。全区生猪存栏45万头,肉牛存栏1.2万头,家禽存栏500万只,力争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改造提升行政村道路35条。建成裴城水厂,加快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深化“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工作成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争创省级美丽小镇1个、乡村建设示范村7个以上。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自治为基,推行村民代表提案制、积分制,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坚持德治铸魂,争创全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先行区,“十个一”行政村达到36个。坚持法治为本,加强“三调联动”,加快构建区镇村联动、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注重数治赋能,加快推动乡村治理精准化、实时化、数字化。

(七)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争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以“六最”营商环境为目标,大力营造聚商兴商、便商利商、护商安商的投资创业环境。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实现区级审批事项大厅之外无审批,不见面审批事项达到99.5%窗口当场可办结事项80%以上。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出台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建立跨部门联合精准检查机制,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的干扰。

提升法治服务水平。坚决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全面建立诉前调解网格体系。强化府院联动,提高涉企法务服务效能,力争解决商业纠纷平均耗时压缩至85天以内。

强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诚信履约机制,打造“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的监管闭环。新增“四上”企业80家以上。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为重点企业配备政务、金融、法律、警务、税务和营商环境监督“六大专员”,实现“四上”企业专员覆盖率、问题解决率100%,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让广大民营企业在郾城大胆投资、专注创业、放心发展!

(八)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加强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区级人才市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00万元以上。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持证技能人才4000人以上。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多渠道稳定就业。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擦亮“郾城教育”品牌,将婴幼儿托育纳入学前教育体系,设立托育机构12个。新建区直幼儿园。全面落实“双减”“双增”政策。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增设办学集2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城乡优质资源均衡共享。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聚焦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医育结合”基地5个。新建1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加快区妇幼保健院迁建。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

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一期项目,养老公寓整体工程量完成60%以上,康复医院主体结构完成60%以上。建成区中心敬老院,改造孟庙镇、商桥镇、新店镇、李集镇敬老院,加快完善五级养老服务体系。

兜牢社会保障底线。深入推进全民参保持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全面落实退役军人优抚、低保、助残、救孤等保障政策,坚决兜牢社保底线。

(九)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擦亮生态文明底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力争空气优良天数263天以上。过境河流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100%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安全稳定。

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新旺化工省级碳达峰试点项目。强化能耗双控,新上项目全部达到国内能效先进水平。推动公务用车新能源替代率30%以上。大宗货物清洁运输率达到60%以上。

加快绿色转型。落实全省禁限塑政策,推动全区50%以上门店商户、60%以上快递物流、20%以上农膜的可降解塑制品替代。落实全省遏制微生物耐药行动计划,推动农用益生菌在种子、饲料等领域替代应用。争取全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加强生态建设。坚持“四水同治”,建成引澧入颍工程,实现地表水全部置换。推进节水行动,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加强地下水保护。争创全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示范区。创建森林乡村5个以上。

(十)加快推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精准排雷、主动拆弹,强基固本、乘势而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郾城。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和省50条具体措施,压实“三管三必须”和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法定责任。扎实开展“六查一打”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行动、安全隐患“铁拳清零”行动,分区域分行业每月开展应急演练。加快实施沙河、颍河、吴公渠防洪治理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全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确保综合债务率控制在省定安全线以内。全力化解金融风险,攻坚化解非法集资案件。打好保交楼和征收安置不到位项目化解歼灭战,实现紫光锦园、锦绣江南、五里庙、小李庄等民生热点问题处置到位。

守牢社会安全稳定底线强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推动溯源监管全链条。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六项制度”,高效处置欠薪问题。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深入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深化平安郾城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责重如山,行胜于言。政府系统要坚持忠诚为本、民生为先、法治为基、发展为重、实干为要,坚定当好上级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凝心铸魂,忠诚为政。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牢记宗旨,为民施政。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下功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秉公用权,依法行政。始终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严守权力边界,严防权力寻租,严格依法履职。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诚恳接受意见建议,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更加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改进作风,务实勤政。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解决问题的会议不开,没有实质内容的文件不发,走过场的检查不做。严格执行周交办、月讲评、五个周例会等工作机制,践行“十个关键词”,实干担当、雷厉风行,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抓实见效。

清正廉洁,从严治政。树牢正确政绩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真正习惯“过紧日子”,牢记财政的钱是人民的钱,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大力压缩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从严把控新增支出项目,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持续加强公共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政府采购、财政资金拨付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领域监管,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干部更清正、政府更清廉、政治更清明。

各位代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委的坚强领导下,守正创新,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郾城实践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漯河市郾城区五届人大次会议秘书处     2024224日印


    

    附件: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上一篇: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