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区代表全市教育系统向人民汇报:三年城区7所学校建成投用基本消除大班额

来源:区教育局 作者:李军营 潘范学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0日 浏览次数:

 

 

 

 

 

      2021年,全市上下学党史、办实事,共同书写漯河发展史上的光荣与梦想,用实际行动交出了最有力的答卷。漯河市两会即将召开,市委宣传部特别录制了市直各部门各领域《向人民汇报》节目,《向人民汇报》于220日起,陆续于每日2100在漯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漯河新闻联播、公共频道播出,漯河网、漯河广播网、漯河手机台、漯河广播电视台公众号同期推出。《向人民汇报》第一期,郾城区作为县区唯一代表代表全市教育系统向人民作汇报,伊坪小学教师常寒冰代表郾城区汇报:

      2019年起,郾城区就将城区学校建设作为市定和区定民生实事之一,按照《漯河市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实施方案》要求,连续三年把“新建、改扩建7所学校”列入省市区定民生实事,并承诺把这些学校建好。一下子规划建设这么多学校,而每一所学校的建设,都牵扯到土地、资金、师资等问题,该怎么建?郾城区立足实际,量力而行,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年干不完,两年干;两年干不成,三年干。三年来,郾城区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手笔勾画,大投入保障,大格局运作,投入资金13.6亿元,新(扩)建6所城区学校,接管龙湖学校,占全市新(扩)建学校总数的1/3,新增学位1.5万个,彻底消除了“超大班额”,大班额由246个减少至5个,市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领导审时度势,大手笔勾画,促城区学校布局合理优化。

    “区委区政府组织领导有力、发展政策支撑有力,是我区新学校建设项目快速建成投用重要的保障。”郾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郾城区学校学位供给能力不足、优质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一度成为郾城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大手笔勾画、大投入保障、大格局运作城区学校建设,跑出郾城学校建设“加速度”。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区长和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纪委监委、教育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郾城区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区政府、区部门、乡镇(街道)和学校“四级联动”机制和24小时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实施区教育局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形成了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漯河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郾城区学校建设布局规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事关义务教育发展大计的宏观政策和措施,为郾城义务教育均衡达标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郾城区委区政府按照规划针对不同区域选择保留、扩建、新建等措施对中小学进行了整体布局规划;区教育局根据城区常住人口及进城务工人子女就学需求,进行了具体详细的科学布局定位。2019年建成郾城小学,新增学位 2304 个;2020年建成郾城中学、郾城实验中学西教学楼项目,新增学位3900个;2021年建成太白山路中学、太行山路小学、嫩江路小学,新增学位6720个。

     

      二、领导亲自督战、大投入保障,加快城区学校建设高速度。

     去年9月,开学前夕,郾城区太行山路小学等新建学校交付使用。“宽敞明亮的教室,开放的学习空间,一应俱全的功能场馆,富有现代感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位家住太行山路小学附近的张姓市民喜滋滋地告诉记者,看到这所高标准建设的学校在家门口拔地而起,孩子能够在这样现代化的学校就读,作为家长十分满意。太行山路小学是郾城区大规模学校建设的一个缩影。

      三年来,区委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学校项目建设,着力解决资金筹集、征地拆迁、手续办理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每周调度、亲自督导项目建设工作。工作中,学校、施工方、监理单位实行“周例会”制度,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具体负责项目进度,区委区政府实施“周通报”制度,对项目进度、时效、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并实行目标倒逼时间、时间倒逼进度、进度倒逼任务、任务倒逼责任、责任倒逼督查、督查倒逼落实的“七倒逼”机制,在保证安全、质量、环保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城区新建学校项目建设加速度,确保城区新建校按期顺利建成投用。

       在资金筹集方面,郾城区采取“财政撬动、土地收储、争取奖补、财政兜底、使用政府债券”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为新建学校提供坚实资金保障,确保校建工程有序推进。手续办理方面,区级层面可以解决的事项不过夜“一路绿灯”,不能解决的事项及时上报对接;发改、规划、建设等区直部门提前介入,市、区两级的部门专业人员精准对接,各项手续联审联批,做到了“拿地即开工”。在土地征拆方面,组织有关街道提前做好被征拆住户思想工作,依法征拆、快速征拆、和谐征拆,不留后遗症。

      在校建期间,市区有关领导不断到建设工地现场调研指导、解决问题。市委书记刘尚进多次亲临现场就郾城校区建设、师资准备、名校带动等工作进行批示交办。郾城区委书记、区长,区教育局局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也随时随地到郾城区新建项目工地现场调研、检查指导、解决问题。区教育局分管各校建设项目领导日夜守在现场查看指导质量安全,特别是2021年汛期,为保障太白山路中学顺利开学,区教育局领导冒雨督战,校园道路施工搭棚作业,彻夜奋战。在郾城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郾城区新建学校均如期完工,如期开学。

 

三、政府大格局运作,集团化办学,新建学校办一所优一所。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满足于学位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多优质学位。如何让新建校“办一所优一所”,实现优质发展,也是郾城教育考量的重要命题。为确保新建学校办学质量,实现新建学校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运行,真正实现郾城区学校的均衡优质发展,还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办学模式。郾城区从建校之始就想出了“妙招硬招”——集团化办学,打造“名校+新校”发展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新建扩建的7所学校,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全方位的政策支持,7所学校均按照省级一类标准高起点配备了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及各类功能室,充分满足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运动需求。目前,郾城小学、郾城中学、嫩江路小学、太行山路小学、太白山路中学等学校均已按照省级一类标准配备教学设施,充分满足各项教学需求。新建学校校园环境美化及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明显,位居漯河市学校前列,形成了郾城区实验中学与太白山路中学,郾城第二实验中学与郾城中学等多个学校手拉手、齐步走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让学生“上好学”,师资是关键。去年秋季,全区3500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重新核定,582名城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调整,有效解决了城区学校教职工编制紧缺问题。大力实施省级名师带动“青蓝工程”“人人讲公开课”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引来“金凤凰”,各城区新建学校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追求一流办学水平,确保短期内打造成品牌名校,为我市优质教育资源增亮添彩,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日,走进漯河市郾城小学北校区,迎春花的香气扑面而来。春的气息,加上朗朗书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画卷。进入教室,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彩绘黑板报,还有墙角宽敞的图书区,教室内学生课桌排放整齐,窗明几净。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发现室、舞蹈合唱室,孩子们或歌或舞,或画或做,动静相宜,妙趣横生。该校办学半年来,各级人大代表、漯河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到郾城小学参观,他们走进教室,深入课堂,与师生近距离接触,为学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赞叹不已:“郾城小学应该是现在漯河市最好的学校了!”“真想回到小时候,也来郾城小学上上学。”“在郾城小学上学的孩子真幸福,条件一流,设备一流,教师队伍也是一流!”目前,在2019年投用招生的郾城小学老校区已先后获得“河南省首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漯河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漯河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漯河市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等荣誉。

 

如今,走进郾城区,一座座形态亮丽、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的现代化学校,宛如镶嵌于沙河北岸的一颗颗璀璨耀眼的珍珠,为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郾城增添了一道道靓丽风景线。郾城区教育局局长李克明信心十足地说,“在郾城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郾城教育迈入史上发展氛围最好、发展环境最优、发展速度最快的新时期。下一步,我们将配齐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功能室设施设备,真正把教育这一关系千家万户的‘第一民生工程’抓实抓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