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秉初心 十年“郾”变看今朝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2日 浏览次数:

中原之中,沙河之阳;古郾子国,厚土沃壤。新时代的十年,漯河市郾城区在抢抓机遇中稳步前行,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奋进,在苦干实干中奋勇争先,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十年来,郾城区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发展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能力达到新高度。先后荣获全国县域食品经济示范区、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百余项。十年奋进征程,郾城区实现美丽蝶变;十年砥砺前行,郾城区谱写华美乐章。

创新引领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8月25日,走进位于郾城区的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粉生产车间,一名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专注地操作着电脑,指挥GEA蝶式离心机高效运作。微康生物科技打破国外多项技术垄断,在郾城区建设的益生菌生产基地,成为亚洲最大的益生菌单体生产工厂,产品不仅出口欧美,也助推漯河食品产业升级换代。

郾城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持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级。紧抓全省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机遇,通过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商,持续做大做强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三大百亿产业,在换道赛跑中抢占先机。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由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院士领衔的中原食品实验室开工建设,运行后将成为助推全省万亿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漯河创新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院、漯河食品公共研发平台、创源生物育种平台等已发挥赋能产业发展作用;创成全市首家省级大学科技园、全省第一批食品加工中试基地,沙澧众创空间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区内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

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漯河微康生物、小帅才食品、启福医药、新旺化工、江山建材等企业加速壮大,天壕新能源成功上市;淞江产业集聚区华丽转身,成为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漯西工业集聚区获批全省首批专业化工园区。

“万人助万企”活动扎实推进。成功盘活裕松源、澳的利,叮当牛食品、体宝饮品等企业厂区年年雨水倒灌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新旺化工、创联油脂等企业拿到了等待10多年的不动产证。

项目为王

发展后劲更加坚实

开展“双节”大招商、大拜访活动,开展“四比四争”活动,开展“云招商添动能”活动……今年以来,郾城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突出招大引强、招强引精,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

下好招商引资的“一盘棋”,站上改革红利的“新风口”。郾城区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稳增长的首要任务,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中之重,把精力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集中,把资源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聚集,把政策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倾斜,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开放招商成果丰硕。近年来,新签约泰格生物医药产业园、微康微生态产业园、中科启程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园、珠海美光原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主导产业项目和快成物流、太平洋保险、仙川人力资源等总部经济项目84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22个;成功引进江苏微康、方达医药、杭州泰格、上海恒翼、和泽医药等多个高层次博士团队入驻郾城;累计利用省外资金217.9亿元、外资8.5亿美元。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谋划储备“十四五”重大项目480个、总投资3560亿元,全部进入省项目库,其中产业类项目125个、总投资1560亿元,29个产业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库、38个产业项目进入省储备库,获批数量、投资均为全市第一;新开工安迈康农用益生菌、食品机械智造园等项目179个,完成投资459亿元;新投产埃纳生医疗器械、盛浩饮料等项目129个,完成投资287亿元。

深化改革积厚成势。“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集成推进,营商环境便利度居全省县(市)区第25位;龙胜投资集团净资产达30亿元。

美丽宜居

城乡建设更富质感

构建城镇化建设新格局,打造美丽宜居的“新家园”。郾城区坚持以城市更新、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群众生活水平,城镇化率达到61.5%。

“三农”基础更加稳固。建成高标准农田16.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35万吨;获准创建全省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郾城鲜桃、蟠枣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连续14年蝉联全国生猪调出大区;荣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区。

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聚焦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强阵地建设,开展道德养成实践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黉学街、汉字文化园成为郾城亮点,“绿色”乡村游+“红色”精品游+“古色”文化游“三色”复合型旅游业态初步形成。

城市建管水平持续提升。交通北路、泰山北路等断头路均被打通,中原路、纬八路等道路大修改造。近年来,建成生态水系15公里、滨水乐道50公里、雨污分流23平方公里,会展中心、祁山路等区域逢雨必淹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沙河4次超标准洪水实现未分洪安全过境;城乡环卫市场化保洁实现全覆盖,市容环境秩序大幅提升。

以人为本

民生福祉更为殷实

做好服务民生的“先行官”,当好城市治理的“好管家”。郾城区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近年来,年均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1.5%以上。

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建成1个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个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加快推进,135个农村幸福院全部竣工。郾城中学、郾城小学等多所学校建成投用,彻底消除“大班额”;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升格职业本科大学进展顺利,漯河技师学院升专扎实推进。

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升级。近年来,建成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改扩建区级医院2所,建成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室60所,区人民医院、中医院晋升二甲医院。建成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史志馆、图书馆和一批足球场、智慧书房、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荣膺全省“书法之乡”称号。

社会治理创新有为。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成功创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全国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区;新时代“双拥”共建、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

守牢底线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勇当防汛救灾的“排头兵”,拧紧企业生产的“安全阀”。郾城区坚持以“三零”创建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工作,全力推动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突出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设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一办六专班”,做到队伍常备、工作常态、演练常抓。

突出抓好防汛安全。认真吸取去年夏季特大暴雨灾害教训,修订完善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14个专项应急预案,建成全市首个防汛应急指挥调度平台,9个镇办建立应急指挥分中心,183个行政村(居)建立安全劝导站,构建了区、镇、村三级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强化防汛救灾物资储备,建成漯河市首家标准化

防汛救灾物资储备库;坚持工程治水,扎实开展河道清淤治理,改造升级排水管网,不断提升防洪防涝能力。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坚持不间断地排查隐患、消除隐患;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双重预防”体系,加强应急演练,防止企业带病生产;深入推进安全隐患“铁拳清零”行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接续奋斗新征程,同心筑梦启华章。“我们将以不负重托的使命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郾城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漯河市郾城区委书记李新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