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郾城区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4—2016年)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2日 浏览次数:

郾政〔201426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漯河市郾城区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4—2016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沙北街道办事处、淞江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部门,直属及驻郾有关单位:

《漯河市郾城区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4—2016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8月22日    

漯河市郾城区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建设规划(2014—2016年)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全面加强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加快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按照《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等文件精神,参照《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结合郾城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我区整体发展战略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建设“文化强区”的总体要求,以“以文惠民,以文化人”为主线,以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全我区服务网络,落实保障措施,丰富服务内容,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扩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构建与郾城经济社会相协调、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科学发展,全面提升郾城城市品位。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文化部门主体作用,鼓励引导区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形成公共文化建设合力。

2、保障基本、优化服务。立足区域实际,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丰富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举措,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的广覆盖和质量的大提升。

3、统筹发展、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强基层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增强社会特殊群体服务功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4、创新机制、提升效能。立足公共文化建设现状,着眼未来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思路,推进公共文化建设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传统服务手段向现代科技手段转变,由政府监督向群众评价转变,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5、科学规划、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省市要求,统筹部署、科学规划,集中力量解决当前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二、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16年,率先在全省建成符合当代文化发展规律和群众需求的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管理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高,群众文化生活内容丰富,公共文化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的“文化强区”。

二)具体目标:1、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实现区级“五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乡镇(街道)有高标准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有规范的文化室(文化广场),形成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区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9个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集文体娱乐、图书阅览和公共电子阅览于一体、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室(中心),100%的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藏书2000册以上,区文化馆和8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公共电子阅览室。

2、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机构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发展流动图书车、流动舞台车、流动农村数字电影等流动服务。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注重保障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许慎纪念馆“五馆”实现免费开放并开展延伸服务。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人均占有藏书0.5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0.03册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3次以上。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农村和社区人均参加文体活动每周不少于5小时,各级公共文化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每周不少于56小时,区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有2场以上电影、每年有3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组织5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7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居民可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3、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基本建成。建立健全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落实人员、经费保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符合公共文化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专业人才、志愿者、业余文化骨干三支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体系,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的人员编制2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区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区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4、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效应显著增强。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以许南阁祠、文庙大成殿为主的汉字文化、石刻文化和儒家文化游;以赵伊坪故居、苏进故居、烈士陵园为一体的红色革命教育游;以彼岸寺碑、兴国寺、府君庙、城隍庙为一体的宗教文化游;以龙城桃花节、新店草莓节和玫瑰园为主线的农家游;以沙澧河公园为龙头的水韵景观旅游,培育富有郾城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以裴城村全国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为龙头,建设一批文化名镇、名村(社区),创建一批民间艺术之乡,打造、开发、再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郾城历史文化遗迹。

5、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为龙头,进一步优化乡村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形成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健身益智于一体的乡镇(街道)文化中心。完善组织、政策、经费、机制等措施,倡导社会力量办文化,资助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活动,支持民间职业剧团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社区居民自办文化,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各司其责、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制定方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创建示范区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加强协作,按照公共文化设施与城市建设“同安排、同建设、同保障”的要求,研究制定《郾城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郾城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工作方案》、《郾城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准与差距一览表》、《郾城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目标任务分解表》、《郾城区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督导考核方案》等工作机制,并认真做好组织实施,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基础建设,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1、建设公共文化重点设施。按照省市要求,选址新建郾城区阳光文化产业园区和歌舞娱乐一条街,为市民提供观看电影、歌舞、娱乐休闲的文化场所。抓好重点设施建设,争取在有足够人流和消费基础的核心区域或政府政策的优先倾斜发展区,率先建成1个城市文化综合体,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市民文化休闲娱乐的功能集聚和辐射的示范区。对现有的区文化艺术中心、区博物馆、德泽陶瓷博物馆、许慎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文化艺术场馆加强管理和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水平。严格按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在全区开展“省优秀标准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创建活动,所有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建设面积不低于300㎡,要有文化活动用房、网络信息服务用房、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和室外活动场地。在此基础上,着力提高2-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服务功能和水平,力争达到国家标准。

3、打造村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市城中村改造和新建居民小区要配套规划建设文化设施,每个社区要建设1个文化活动中心。将行政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纳入2015年区政府民生工程,加大新建、改扩建力度,到2016年底,全区163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成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文化室,整合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民健身工程等资源,形成村级(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各村至少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达到“两室一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厅)”的标准。

4、提高广播电视“村村通”入户率。在完成行政村“村村通”入户任务的基础上,以自然村为重点,继续实施开展“进村入户”工程,提高自然村广播电视入户率。

5、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契机,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立符合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力争到2016年底,实现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6、全面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原则,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级图书室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确保每个书屋拥有文字(音像)资料2000册以上。2015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

7、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郾城区非遗展览厅和9个乡镇(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点,重点做好2个省级、14个市级、28个区级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工作,加强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开发工作。同时,重点做好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等36处文物的保护工作,并探索郾城历史古迹开发利用的新方法,确保全区文物安全。

8、树立地方文化特色品牌。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重点办好区民间文化艺术节、民舞大赛等活动,创建一批民间艺术之乡,着力打造沙河调子晚会等具有郾城特色的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彼岸寺碑、许南阁祠、兴国寺、裴城古村落等历史古迹,着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名镇、名村(社区),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培育区域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注重发挥本地企业的潜力,支持企业大力建设企业文化,重点扶持5家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加快校园文化建设,重点扶持10所中心学校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实施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积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继续组织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送讲座、送文艺节目、送文化辅导下乡进社区等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促进城乡文化建设、管理、服务一体化。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着力建设文化体育广场。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宣传推介一批文化活动先进乡镇村,奖励一批优秀文艺团队,坚持开办社区文化节和广场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2、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政府投资兴建的现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区图书馆、文化馆配备一台流动服务车;区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低于6次;区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0场以上,流动展览5场以上;农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70%,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坚持“政府购买、院团演出、群众受惠”的原则,继续开展“民间文化艺术节”、“千人百村文化走基层”等送文化下乡活动;每年组织100场优秀舞台艺术节目,面向低收入居民、农民工和其他特殊群众,积极开展“送欢乐、下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积极发展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

3、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场馆。严格执行《财政部文化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财务发〔2011〕5号),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56小时。城区各类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设施要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免费开放的内容与质量。

4、进一步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推进图书馆馆外延伸服务,试点实施图书流动借阅点,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到2016年底,区图书馆要建立6个以上馆外服务点,内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使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5、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度,到2015年底,基本形成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区有支中心、乡镇(街道)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社区全覆盖;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70%的行政村和社区居民可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6、深入实施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原则,健全公益电影放映网络,扩大公益电影数字化覆盖面,切实解决群众看电影少、看电影难问题。到2016年,实现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每月放映2场电影。

7、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对农村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村、名人、名品,对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实施全面保护和开发利用。

 四、创建工作步骤

“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周期为2年(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0月)

主要任务:深入调研、摸清现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市创建要求,制定我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细化目标、强化责任,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创建态势。

第二阶段:全面创建阶段(2014年11月—2016年6月)

主要任务:进一步落实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制订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细化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与主要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集中力量推进创建重点、难点项目,加速提升我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三阶段:评估迎检阶段(2016年7月—2016年8月)

主要任务: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查漏补缺,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全力打造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序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接受省级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统筹安排部署。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负总责,建立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二)强化资金保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维护、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公共文化制度设计研究、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研究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与规定,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要相应加大文化投入,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相关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分级负责的财政保障机制,确保财政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全区人均文化支出平均水平确保高于我省平均水平。

(三)落实政策要求。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标准》等相关规定,确保上级政策要求全面及时落实到位。强化人员保障,认真按照要求比例核定编制、配齐人员,增加培训时间,提高人员素质。

(四)严格目标考核。把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纳入各级目标管理体系,区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将按阶段性工作要求,对各项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给予督办推进,年终由区目标考核部门和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按照责任书的有关要求进行考核,对完成创建任务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相应创建任务的单位予以通报或问责。同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五)形成工作合力。文化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沟通、积极衔接,确保整体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各乡镇(街道)及发改、财政、民政、教育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切实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做好创建工作中的立项、资金拨付、规划、设施建设、用地审批等工作。督查部门和目标考核部门要加强与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配合和衔接,保持有关工作的强力推进态势。区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也要认真落实全省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确保达到创建标准。

 

附件:郾城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发展课题研究方案

 

 

附 件

 

郾城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发展课题研究方案

 

为进一步挖掘郾城历史人文资源,培育地方文化特色,着力打造“文化强区”、“生态宜居城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题背景

(一)现状分析:历史人文资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世代相传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社会生产力。它是一种特殊的无法替代的资源,是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重视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社会以及提升经济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研究意义:郾城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全区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7处、市级5处、区级22处;省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14个、区级28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人文资源受到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冲击甚至毁坏。着力保护郾城历史人文资源,提升郾城文化软实力,是增强郾城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郾城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力郾城、魅力郾城、和谐郾城、幸福郾城”和三大示范区(食品产业示范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和商贸物流示范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课题研究目标

该课题将历史文化保护问题放在本地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目前影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各种因素,借鉴其他地区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尝试把保护郾城历史人文资源同文化建设、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有效保护郾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根本途径,更好地发挥历史人文资源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提升经济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从而解决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和城市发展的矛盾,实现郾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框架

本课题第一部分主要是研究和探索重视郾城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重要意义,有关核心概念的界定、收集研究文献及确定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分析郾城历史人文资源现状、文化特色及存在问题。第三部分是从资金投入机制、保护体系、法律系统和规划系统等方面研究省内外城市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遗产的经验,通过比较和学习,因地制宜地促进郾城历史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在创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与开发郾城历史人文资源相应的对策,提高郾城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水平,增强郾城的独特魅力,推动郾城文化繁荣发展。

四、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性质及郾城实际,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在起始阶段,通过图书馆各资料室以及互联网检索,结合文献探索和调查研究,从有关书籍、专著、地方志和网络上搜集对本课题具有指导意义的有关资料,收集关于郾城历史人文资源方面的历史文献,挖掘郾城历史文化遗产宝库,展示郾城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二)调查研究法:采取实地参观、考察、拍摄资料、访谈等方式,深入当地收集第一手历史资料,重点结合郾城的城市改造与历史人文景观保护和开发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

(三)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形式,了解郾城的各种古建筑、古遗迹、古村落及人们的经济来源等一系列数据,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在问卷调查中了解郾城各阶层人士对于郾城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的想法,最终得出结论。

(四)访谈法:综合个案调查法,对郾城各界人士,包括领导、群众、名人、民俗文化学者等进行访问。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式问答,来获取相关资料和数据。

(五)案例比较分析法:广泛收集近年省内外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案例,总结其方式、成效,再将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从郾城的各个景观入手,结合郾城历史景观的现状总结出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通过对其他城市保护和开发历史人文资源成功个案的比较、分析和借鉴,研究郾城的本身情况及发展方向。

五、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0月)

对本课题的实践性、可行性作充分论证,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以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拟定课题,填报课题申请书。对课题内容进行进一步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举行课题报告会,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完善。

(二)实施阶段(2014年11月--2016年6月) 

及时调整操作策略。实地走访,全面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撰写相应的论文或调查报告,形成中期阶段性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6年7月--2016年8月) 

系统全面地整合研究的成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得出研究的结论。对论文或调查报告进行汇总,讨论修改,编辑成册;完成课题总结报告,召开结题鉴定会。

六、预期成果

1、搜集和调查到郾城历史人文的各类资料、图片,整理出版。

2、撰写各项郾城历史文化和人文的研究论文。

3、形成书面课题研究报告。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历史文化课题研究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郾城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优先保障。根据现有资源和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职责,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组建研究队伍。坚持专兼结合、广纳博引的原则,面向全市文化行业聘请一批专家顾问,面向社会各界和周边有关县区聘请一批兼职研究员,组建过硬的研究队伍,形成研究骨干力量。

(三)巩固研究阵地。广泛收集郾城的各项历史资料,收集文史研究资料,关注历史文化的动态。面向社会接受捐赠图书、报刊、影像资料等。在本地新闻媒体增设郾城文化专栏,普及和弘扬郾城文化。创办“郾城讲坛”,邀请知名学者、专家顾问讲学,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建立郾城文化民间研究协会,完善研究机制,畅通交流渠道。